Steinway & Sons
Hong Kong
Hong Kong

施坦威香港 | 2025年5月活動資訊一覽

2025年5月施坦威香港活動已新鮮出爐,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多位施坦威藝術家和音樂大咖光臨。請點擊報名。

點擊報名

 

01  仲夏樂韻

Henry Chow Student Recital 

時間:5月3日 週六15:30
地點:STEINWAY & SONS GALLERY 1/F, 1-9 Cameron Lane, Tsimshatsui, Kowloon

周達勳早年於香港演藝學院接受音樂訓練,師承李森及陳莉華。及後他負笈前往英國,先後在威爾士座堂中學和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並獲皇家音樂學院最高獎學金、鋼琴演奏學士及碩士學位。周氏演奏足跡遍及英國、德國、捷克、美國 、 中國 、 日本及香港,獲得多項演奏獎項。他在英國時師承俄國鋼琴家內莉.阿寇比安.塔瑪麗娜(傳奇俄國鋼琴家郭登懷瑟的其中一位最後門生、巴許基洛夫的第一個學生),深受俄國鋼琴學派熏陶。此外,他亦曾師從陳莉華 、 郭嘉特、丹尼爾.班.翩拿、希拉里.高娣斯、奈杰爾.克來頓、安德魯.博爾、伊麗莎白.普里登諾夫及尤金. 普里登諾夫。周氏既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哲學文學碩士,同時亦為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的鋼琴演奏博士,副修古鍵琴和鋼琴教學法。他曾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及西倫敦大學香港分校任教。除此以外,他亦積極在不同院校舉辦講座及工作坊,包括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他亦兩度獲邀於深圳和首爾舉行的East/West國際鋼琴音樂節擔任教員。在教學工作以外,他亦為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節目,亦曾在多個鋼琴比賽中擔任評委。 周氏現為施坦威榮譽教師和香港教育大學鋼琴導師 。周氏 一直對巴赫的音樂和其演奏風格有著濃厚的興趣。除了與古鍵琴家蒙哥馬利的學習以外,他亦曾與世界著名巴赫詮譯者如列文,盛原,Choong-Mo Kang, 翩拿和納莫夫學習巴赫音樂演繹。近期演出包括於Musical del Cuore系列 、汕頭香園鋼琴博物館和日本京都的獨奏會以及香港的協奏曲演出 。

 

Performers and Programme

Raphael Mak: First movement from Sonatina Op. 36 No. 3 in C Major by Clementi

Jasper Wong Chung Lun: Preludes Nos. 1-3 from Six Little Preludes, BWV 933-938 by J. S. Bach

Jasper Wong Yiu Ting: Mazurka in B-flat major, Op. 7 No. 1 by Chopin

Carol Kan: 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 posth. 66, WN 46 by Chopin 

Owen Yu: Waltz in E-flat major, Op. 18 by Chopin

Ares Fong: Waltz in E-flat major, Op. 83 No. 1 by Durand

Emily Wu: Hommage à Rameau from Images, Book 1 by Debussy 

Rachel Wong: Etude No. 6 by Philip Glass

Anna Lui: Selections from Ten Pieces from 'Romeo and Juliet', Op. 75 by Prokofiev

Interval
Darin Chau: First Movement from Piano Concerto No. 20 in D minor, K. 466 by Mozart (Arranged for piano solo by Darin Chau)

Grace Law: First movement from Piano Concerto in F minor, Op. 21 by Chopin

Cody Fu: First movement from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 by Grieg

 

02  迴響‧對話:陳昱翰與梁文尊二重奏音樂會

時間:5月8日 週四18:00
地點:STEINWAY & SONS GALLERY 1/F, 1-9 Cameron Lane, Tsimshatsui, Kowloon

 

Performers and Programme

鋼琴 / 梁文尊

曾獲<世界新聞>評價為華麗的音樂名家,其演奏獲多份評論讚賞為充滿震顫、騷動、張力、希望和神秘。

梁氏曾於二千年獲選為香港第一任香港音樂大使,與英國布萊頓青年管弦樂團在香港和英國兩地合作表演。梁文尊曾於多個全國和國際比賽中獲獎,其中在美國公開音樂比賽的獨奏、協奏曲和室內樂三組勇奪冠軍和特別水晶獎,美國聖荷西青年藝術家比賽冠軍、美國愛達荷交響樂團青年藝術家比賽冠軍、美國三藩市音樂學院協奏曲比賽冠軍、美國貝爾瑞奇大獎賽冠軍、美國蘇珊托利斯大獎賽冠軍、香港協奏曲比賽公開組冠軍、美國音樂天才國際鋼琴比賽亞軍、全國莫札特鋼琴協奏曲比賽亞軍、美國瑞航多交響樂團青年藝術家比賽亞軍和美國施圖姆鋼琴比賽亞軍等等…梁文尊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和美國三藩市音樂學院,先後獲得演奏文憑 (Dip)、演奏深造文憑 (A.Dip)、院士演奏文憑 (FTCL)、音樂學士 (B.Mus) 和音樂碩士 (M.Mus);院長名單榮譽畢業後,獲邀就讀美國波士頓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D.M.A) 學位;在美其間,梁文尊曾擔任學院助教、教授助教和鍵盤系顧問委員。現正在澳門科技大學攻讀音樂學哲學博士學位 (Ph.D.)。梁氏師從鄭中、黃懿倫 Eleanor Wong、Mack McCray、Yoshikazu Nagai、Fabio Bidini 和 Boaz Sharon。梁文尊曾多次獲得 Emanuel Ax、Alfred Brendel、Leon Fleisher、Leslie Howard、Paul Hersh、Stephen Hough、Akira Imai、Jeno Jando、Veronica Jochum、Vladimir Kraniev、Gabriel Kwok、Sharon Mann、Steven Mayer、John O’ Conar、Menahem Pressler、Jerome Rose、Roberta Rust、Jeffery Swann、Melvyn Tan、Tian Ying 和 Dan Zhaoyi 等等國際鋼琴大師指導。最近還與西崎崇子、文薇和Krill Troussov等國際小提琴大師合作演出室樂。梁文尊跡遍及世界各地,先後在美國加州聖克拉拉 Sherman Clay 音樂廳、核桃溪市羅斯莫爾音樂廳、奧克蘭中心大會堂三藩市太平洋金門普西曲大廳、三番市卡洛林音樂廳、三番市高德納音樂廳、英國布萊頓霍夫大會堂、香港大會堂、荃灣大會堂和沙田大會堂、台北中山堂、台灣國家音樂廳等地舉行音樂會,還與多個樂團合作,其中包括美國愛達荷交響樂團、三藩市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和英國布萊頓青年管弦樂團等等。此外,梁文尊曾以鋼琴家身份在美因加州康特拉哥斯達藝術節、加州舞蹈宮殿藝術節、加州聖法蘭西音樂節和連續三年於美國李斯特協會演奏會系列演出,並曾於杭州師範大學、台中東海大學和台北新北市公立高中等學府主持講座。梁氏現為多個亞洲國際比賽評委,香港教育大學鋼琴導師。

大提琴 / 陳昱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藝術博士 (Doctor of Musical Arts),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院 (Mannes School of Music) 音樂碩士 (Master of Music)。高雄人,八歲開始學習大提琴,曾受 Natalia Gutman、Tsuyoshi Tsutsumi、Christine Walevska、Yo-Yo Ma、Gary Hoffman、Steven Isserlis 等大師指導,以及 Alban Berg Quartett、Orion String Quartet 室內樂指導。在臺學習期間榮獲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第一屆文化盃音樂大賽第一名、雄中及師大協奏曲比賽第一名、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演奏獎」、第二十屆「奇美藝術獎」,並由多個樂團協奏演出於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雄中演奏廳、師大古蹟音樂廳、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臺北城市舞台、交大演藝廳、北藝大音樂廳、板橋藝文中心演藝廳、東吳松怡廳、國家音樂廳,此外更獲選為師大音樂系優秀新生、臺灣古典音樂協會音樂新秀、巴赫新聲、文化部第五屆音樂人才庫。2009年赴美國紐約深造,先後受邀參加 Pacific Music Festival、Texas Music Festival、Schlern Music Festival、Foulger Music Festival 等音樂節,並榮獲 CDA Symphony Young Artist Competition First Prize、OSAK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Espoir Prize 等獎項,演出足跡遍及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日本、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取得碩士學位後,隨即考取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博士班。回臺後任職於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並曾擔任台北世紀交響樂團、新北市交響樂團、普羅藝術家樂團、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及新逸交響樂團大提琴客座首席,此外也受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台灣師友愛樂協會、台灣璇音雅集、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臺灣音樂館及 NeoSonance 邀請演出現代音樂作品。在工作教學之餘,曾多次舉辦個人大提琴獨奏會與室樂音樂會於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目前任教於陽明交通大學音樂所、清華大學音樂系、東吳大學音樂系、師大附中及中正高中音樂班。

Programme 節目

三首作品皆來自20世紀,透過音樂創造出深層的情感與希望。馬丁努流亡時的“動盪”,布拉戈多對探戈的“新精神”,拉赫瑪尼諾夫創作的“重生”,強調音樂藝術與文化價值的重塑與迴響。

拉赫曼尼諾夫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唯一一部大型奏鳴曲,作曲家在1901年創作了這首作品,同年完成的還有《第二鋼琴協奏曲》。這兩首曲目代表了他從憂鬱和自我懷疑恢復後的內心深度與情感,其技巧難度一直都是鋼琴家們的終極挑戰。

馬爾蒂努將捷克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技法結合,在1939年創作三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一部。作曲家當時正流亡法國,逃避納粹德國的侵略,作品中充滿強烈的節奏感和不安感。

布拉戈多與著名的 Ástor Piazzolla 合作多年,並在探戈音樂中引入了大提琴。他作品融合了古典音樂的技術與探戈的情感,還加入了現代和聲與結構,為新探戈 (Nuevo Tango) 音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Bohuslav Marti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1, H277

馬丁努《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一號》作品277

Bragato Jose Graciela y Buenos Aires, Tango for Cello and Piano

布拉加托何塞《格拉西拉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提琴與鋼琴探戈曲》

Sergei Rachmaninoff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Op. 19 

拉赫瑪尼諾夫《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9 

 

03  An afternoon with Chopin: Romance and Virtuosity for Cello and Piano

時間:5月25日 週日16:00
地點:STEINWAY & SONS GALLERY 1/F, 1-9 Cameron Lane, Tsimshatsui, Kowloon

Performers and Programme

Eric Yip, cello ; Cindy Ho, piano

何欣欣(鋼琴)出生於香港,早年先後師承香港著名鋼琴家李輝及蔡崇力先生,是一 位活躍的獨奏和室樂演奏家,也是施坦威藝術家。先後於英國倫敦大學國 王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完成了學士及碩士課程。期間跟隨著名鋼琴家Aaron Shorr 及Ruth Nye學藝。在修讀碩士課程時獲得李察史達理教育信託獎學金。2016年3月,她被授予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ARAM(對皇家音樂學院有出色貢獻的榮 譽奬)。2017年6月,她在紐約參演了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的音樂會, 其間更獲得保羅・克萊斯頓之獎項。何欣欣曾旅居英國十六年,在世界多個大城市曾參與獨奏及室樂演出。當中包括在倫敦聖馬田大教堂主辦的世界鋼琴演奏家系列 演奏會及蘇格蘭著名之愛丁堡藝術節舉行個人演奏會。2005年她獲邀到越南在胡志明歌劇院演出《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 2013年,她與《新聲中國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黃河協奏曲》。近年,她於 維也納音樂廳、上海音樂廳、第二屆深圳鋼琴音樂節、澳門藝術節作獨奏及室樂演出。2015 年起,她於香港及歐美等地舉辦及演出了一連串的獨奏及室樂音樂會系列,當中包括梅特納的所有小提琴鋼琴奏嗚曲。何欣欣現為英國 皇家音樂學院香港校友會主席,亦是「青少年音樂家系列」、「卓然音樂」及古典音樂雜誌 「Vantage」的創 辦人。分別為年輕與專業的音樂家和室樂團提供更多演出機會,並推廣古典音樂及鼓勵優質音樂教育。

葉氏現分別於羅曼四重奏,LENK 四重奏,維多利亞三重奏及香港小交響樂圑擔任大提琴手。葉氏的表演別具一格,常以新穎亮麗的形式將主題融入音樂當中;其音色寬厚流暢,善於撫慰人心。他曾於美國、歐洲、馬來西亞、日本、中國多個城市作室樂演出,應邀於兩屆的香港藝術節,比爾斯飛躍演奏音樂節作室樂演出,並以獨奏家身份在香港及遠赴馬來西亞和台灣與不同的樂團演奏協奏曲,在2023年的五月,他受到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樂團邀請,演奏德福扎克大提琴協奏曲。他曾被挑選為芝加哥管弦樂團轄下的芝加哥市域樂團的成員,並於2010年被日本著名的太平洋音樂節交響樂團錄取並獲邀擔任其大提琴首席。葉氏師承齊漢芳,王磊,夏普和靴素,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他獲得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頒發獎學金,前往芝加哥演藝學院深造並取得碩士學位。他曾受邀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兩屆的香港音樂營舉行大師班,並於2022年受邀為香港青年音樂匯演的評判。教學方面,由2020年起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於2023年起任教於教育大學並擔任該校的駐校藝術家,此外,亦曾兩次擔任中文大學的駐校藝術團體(2015 Romer, 2022 Lenk)

Chopin Introduction et polonaise brillante, Op.3 

蕭邦 C 大調引子與波羅奈舞曲,作品 3

Chopi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65

蕭邦 G 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作品 65

联系我们

通过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回答您的问题

最新資訊

獲取通利琴行的最新資訊。

關注我們